逻辑顺序

2018-05-29 10:47:21 说明文作文

逻辑顺序篇一:科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通常情况下,说明文大致包括三种具体样式:
  一、带有一定文艺性的,指科学小品
  如《南州六月荔枝丹》
  二、科普性为主的
  如《向沙漠进军》《宇宙里有些什么》
  三、实用性的,如说明书、解说词等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尚书禹贡》是我国最早的说明文
  说明文的应用广泛,一般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说明文两大类
  文艺性说明文是通过文艺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的说明一定要有条理,说明的顺序,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的。比如介绍景物,建筑,多是根据地理环境、方位布局来安排;介绍事物源出、演变,多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阐述事理又多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总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由分到合,由远及近,由浅到深,逐步阐述。有时为了使别人更准确地认识事物,在某种情况下,只要不违背事物的特点、规律,也可以在顺序上作某些调整。
  说明是解说事物,剖释整理的一种表达方法。对象不同,说明的重点和层次便不同。说明实体事物时,一般要注意空间的位置;说明抽象事理时,重在阐释概念、特点、来源、结构、种类、异同、比较、联系和功能等。
  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如诠释法、分类比较法等。
  说明文的特点:
  1、 说明的中心鲜明突出。
  就一篇说明文而言,一般说来,总的说明中心只能有一个,各段文章也有一个说明中心,它们是为总的说明中心服务的。优秀的说明文的说明中心都是非常鲜明突出的。例如《鲸》一文,着重说明鲸的大小和种类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使读者获得有益的知识。实际上,这篇科学小品的说明内容就是文章的说明中心。
  2、 具有科学性。
  说明文有很高的科学性。它要求在说明事物时,力求正确,不夸大,不缩小,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反映,要实事求是,不粗枝大叶,凭想当然,瞎说一通。说明文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 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事物都带有特殊性。而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领。说明文抓住事物的特殊性进行说明,才能使读者从文章里充分地、正确地了解所说明的事物;事物的特征不清楚,说得模模糊糊,就容易和其他事物相混淆。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去说明,才能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2) 说明的内容要正确。即对一些尚未定论、有待研究的事物,不要轻易下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结论。要知道,读者阅读说明文是为了增长知识,如果把那种缺乏科学性的"知识"传给了读者,就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有两家报纸,分别发表文章,谈酸菜对人体的作用,说法却完全相反。一篇文章认为,酸菜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同时,还是良好的饿药物,可以治疗慢性并,因此主张人们多吃酸菜。另一篇文章则认为,酸菜内喊有大量的白地霉菌和亚硝酸盐,这是一种致癌物质,会直接引起肝癌、胃癌和食道癌等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希望人们不吃酸菜。究竟是多吃酸菜好事实不吃酸菜好呢?这叫人无所适从。实际上,据有关专家分析,这两篇说明文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片面性,缺乏科学性。而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忽视了这个问题,断定酸菜只有"好处"或只有"害处"是不对的。
  3、 富有条理性。说明文都具有条理性。在说明事物时,要求头绪清楚,井井有条。条理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各种事物尽管错综复杂,但只要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就能找到一定的条理性。
  (1) 空间顺序
  任何事物都有空间性。说明文抓住这个特点构成自己的条理,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外到内,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南到北,或者从远到近,或者从中间到四周,或者从整体到部分。在介绍某有建筑物的结构,说明某种产品的构造,介绍某一地方情况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是读者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和整体都有较明晰的认识。
  (2) 时间顺序
  即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事物都有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有些说明文根据事物的时间性,把事物的各部分组成先后关系,这也是一种条理性。介绍生物知识的说明文一般都是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介绍生产技术和工作方法的说明文,一般按照生产和工作的程序,逐一说明。
  (3) 逻辑顺序
  有些说明文主要是剖析事理的,在说明时就按照事理的逻辑关系进行安排,或者从主到次,或者从浅到深,或者从原因到结果,构成严密的条理性。有些说明文还可以按事物的性质分几个方面来安排,这几个方面的材料就形成了一种并列关系。
  4、 语言确切、简洁、通俗生动。
  说明文对语言的要求很高。优秀的说明文总是用浅显的语言表现深刻的内容,即把事物的本质特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写出来,使读者比较容易地领会问题的实质。语言确切,就是语言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使人看了明白。语言确切,要做到用词准确,造句恰当和成篇严密。语言简洁,就是要用较少的话把较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来,干净利落,让人容易把握文章的要点,理解文章的内容。语言通俗,就是运用群众中明白通畅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说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专门的知识说得有趣味,让大家都看得懂,都喜欢看。要做到语言通俗可以适当运用叙述和描写,也可以适当运用比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1、说明文文体:
  说明文体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等,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
  从说明内容上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故宫博物院》和《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都是介绍建筑的,但是两事物的特征不同。故宫是古代君王的活动中心,它的设计就处处反映出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特点,而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劳动人民共商国家大事的地方,雄伟是人民大会堂的特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抓好说明对象的特征。
  4、说明顺序:
  要安排好写作顺序,说明顺序一般用以下几种:
  ①时间顺序:时间先后
  ②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
  ③逻辑顺序:
  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和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5、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等。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例如说明死海的“死”,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的事例作证;说明死海的“不死”,列举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的事例,让人信服。
  [列数字]:些事物从数量上便于说明特征,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例如《太阳》中: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作比较]:把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显示事物的特征。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特殊点、或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点。例如《太阳》中:“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拿地球跟太阳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太阳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
  [分类别]:把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
  [打比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从而把此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例如《太阳》中:“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打比方,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作假设]:例如《太阳》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这就强调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例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说明方法中下定义与作诠释,作比较与分类别这两类要准确辨析。
  下定义与作诠释。下定义即用简明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概括性的说明,以便确定被说明事物的范围和界限。而作诠释是注释说明,一般对事物作通俗的介绍,对事理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解说。在语言要求上,下定义的语句要求是个明确的判断,语言形式一般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叫什么”语言要求准确、概括、简洁,不允许出现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而作诠释就没有这些限制,只要做到说明准确、严密即可。
  作比较与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般有主有从,主事物是被说明对象,从事物不是要说明的对象,而只是为说明主事物服务的,为了说明人们所不熟悉的主事物,而选一个人们熟悉的从事物跟它相比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主事物的某种特点,这就是作比较,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是一个大的概念中,包含着若干的小的概念,这若干小的概念同属一个大范畴而又相互并列,没有主从关系,更没有比较的特点。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有的说明文要讲究语言的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的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③语言要简明、浅显、易懂、要言简意赅、明白晓畅,不要拖沓、含糊。
[科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相关文章:
1.说明文说明方法及特点
2.说明文说明方法的使用
3.英语说明文说明方法
4.说明文解题方法
5.说明文方法有哪些作用
6.说明文方法答题格式
7.六种说明文方法
8.说明文叙述方法
9.说明文的九种说明方法
10.说明文的四种说明方法

逻辑顺序篇二:教学计划的步骤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一起看看下面的教学计划的步骤吧!
  教学计划的步骤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一)设计过程具体包括:
  1.分析学习需求;
  2.确定教学目标;
  3.设计解决方法;
  4.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设计要素具体包含: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与写教案的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五)提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3.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
  1.素质教育观
  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三个方面七项基本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三个方面是:身体、心理、文化科学;
  七项基本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七项基本素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身体素质;
  第二层次:心理素质;
  第三层次: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第四层次: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因此,人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
  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2.系统方法观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或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和处理研究对象,实现整体优化,以求系统获得最大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整体性:
  即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求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匹配、相容,且达到最优组合,使产生最大功能的“整体效应”,这样,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故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各要素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加以配置、组合的过程。
  ②有序性:
  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系统的有序性,不仅包括知识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而且包括能力、情意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这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的活动上而且也表现在学生本身的学习中,不仅要贯穿课堂教学之中,也要贯穿于其它教学活动之中,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③最优化:
  最优化系指系统整体功能最优,而不是系统的要素“样样都好”。
  最优化强调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设计合理的投入,获得最大可能的产出的工作方案
  最优化的实现,还要依赖于不断完善的改进工作来达到。
  3.教育效能观
  教育效率= 教育产出/教育投入
  要求合理的投入,最大的产出。
  三、教学设计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学生与教学内容(教材)之间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教学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并把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转化为个体的能力和智力,把蕴含于知识中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体的观念和心理品质,逐步完成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的教育、教养和发展的任务。
  2.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过程的辩证统一。
  一种是杜威的“学生中心论”,强调学习过程学生内因的作用,忽视外因的作用;
  一种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观,在我国至今仍相当普遍)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认知的主体;而教师则既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
  当前,应当注意屏弃“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及“唯师至上”、“重教轻学”、“重灌输轻启智”的教学理念。
  正确的做法是:既注重教师教的设计,也注重学生学的设计。
  3.教学过程是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的统一;
  心理学认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意向活动,另一部分是认识活动。
  人的认识活动的心理特点称为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
  人的意向活动的心理特点称为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情感、动机、意志、兴趣、爱好;非智力因素构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条件。
  有学者研究证明:①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业成绩呈正相关;②越是低年级,相关系数越大;③智力水平中,下等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更大。
  教学设计既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重视调动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4.教学过程是知识、技能、情意的内化和外显的统一。
  内化即把外部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主体的东西。内化的过程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和贮存的过程。
  知识的内化即外部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内的认知结构(方式:同化、顺应);
  技能的内化即外部的实际操作转化为学生头脑内的智力操作。
  情意的内化即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技能的内化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意的内化。教学过程忽视情意的内化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外显即把内部主体的东西转化为外部客体的东西。即信息的提取、运用和迁移。
  教学过程的外显实质上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情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忽视外显的教学,就无法获得反馈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反馈与调控。
  内化与外显的关系是:内化是外显的基础,外显是内化的反映。
  教学设计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认识轻意向”、“重主导轻主体”、“重内化轻外显”的偏向。
  注: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1.要从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
  2.要从教学环境的实际出发;
  3.要从教师自身条件的实际出发。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要求教学过程结构具有整体优化的品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住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方式,使教学过程各要素达到有机的配合,才能使教学得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每一个要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力,但导致最后教学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的力的简单加和,而是各要素关系之间构成的“合力”。这是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理。
  善于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争取最大合力,这是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
  3.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原理
  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有序不但包括知识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而且包括能力、情意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
  教学有序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的活动上,而且也要体现在学生本身的学习上。不仅要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而且也要贯穿于其它教学活动中,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4.反馈控制原理
  为使教学过程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采取补救的措施。
  教学设计中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方法主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前置反馈、即时反馈、延时反馈)进行。

逻辑顺序篇三:2017年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模拟是对真实事物或者过程的虚拟。模拟要表现出选定的物理系统或抽象系统的关键特性。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2017年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欢迎阅读。
  试题类型:综合型 试卷难度: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下列成语中,对的打√,错的划线并改正。(8分)
  按部就班( √ ) 明查秋毫( 察 ) 诲人不倦( √ ) 眼花潦乱( 缭 )
  张冠李带( 戴 ) 星罗棋布( √ ) 谈笑风声( 生 ) 出人头地( √ )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书写成语的能力,平时应注意积累,不断加强自己的辨别易混字能力。
  2、请根据意思写成语。(8分)
  (1)不去睡觉,忘了吃饭。 ( 废寝忘食 )
  (2)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 美不胜收 )
  (3)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 同甘共苦 )
  (4)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 摩肩接踵 )
  3、请写出下列句中的人物及相应名著。(8分)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悟空 三调芭蕉扇。——《西游记》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 大闹五台山。——《水浒传》
  解析:此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相关知识,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4、古诗文默写。(10分)
  (1)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2)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4)请写出与“草”有关的一句完整的诗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解析:此题考查诗文默写的能力。
  5、请修改下列病句(4分)
  (1)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保护它。
  生存环境对于我们太重要了,必须保护它。
  (2)公园里,到处可以看见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
  公园里,到处可以看见盛开的鲜花,听见悦耳的鸟叫。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语病的判断修改能力。第一小题是主语、宾语搭配不当;第二小题是逻辑搭配不当。
  6、请从修辞和句式两个角度仿写句子。(4分)
  例句: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
  如果你是 花儿 ,那快乐就是一方肥沃的土。
  7、下面是一副对联,从备选中找出合适的字组成下联。(3分)
  备选字:心理事益更莫无为做身神
  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 下联: 无益身心事莫为。
  解析:此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注意上、下两联的字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完成宽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20分)
  (一)“生物地毯”再起沙
  ①我国现有174.3万平方千米沙漠化土地面积,且沙化土地面积还在不断扩大。目前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沙漠生态防护体系,因为投入不足和水分紧缺等原因难以获得良好效果。面积4.8万平方千米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春起沙很少,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发现,这里的“生物地毯”是阻止沙漠起沙的头号功臣。那么,“生物地毯”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实现防风治沙的呢?
  ②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通过在1000倍到2000倍的电子显微镜下研究观察,发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细小的沙粒并不是以单独颗粒的形式存在,而是被微生物形成的黏液粘连,或者被藻类、地衣和苔藓的假根捆绑起来,形成生物结皮,即我们在沙漠中所能见到的大面积分布于沙漠表面的绿色、黑色以及灰黑色遮盖物。
  ③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介绍,“生物地毯”是最接近细沙的防护网,它能有效束缚沙粒流动,从而起到固沙作用。实验测定数据表明,裸露沙地在风速为每秒钟8.42米的条件下就能起沙,而不覆盖“生物地毯”的沙地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起沙。 ④专家认为,荒漠地表生物靠自然露水和降水就可四季常青,能够适应零下10摄氏度到零下60摄氏度之间的低营养环境。选择它们作为固沙先锋植物,在大面积流沙中培植,进而形成大面积的“生物地毯”,可以补充完善我国目前采用的“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生态体系,尤其适合用于荒漠化地区实施重大工程对地表破坏后的恢复。
  ⑤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生物化学防沙固沙新材料,以在沙漠中形成“生物地毯”。据估算,其治理成本将比化学固沙材料成本降低。乐观估计,未来3~5年,“生物地毯”治沙技术将能在我国大面积推广。
  1. 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作用。(6分)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清楚、明白地说明了“生物地毯”的固沙作用显著。
  解析:考查多说明方法的辨识及其作用的分析,通读完这句话,会发现里面含有数字便能想到“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且把起沙环境做了比较;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是为了准确、具体地说清楚说明对象。
  2. 第⑤段中加着重号的“据估算”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4分)
  不能去掉。“据估算”说明后面的数据来源是估算的;如果删去,就与实际不符,说明文要要注重数据的科学性。
  解析:考查对说明词语准确性的辨别。首先回答“能否去掉”,然后解释去掉的词语在原文中的意思和去掉后的影响。
  3. 本文运用怎样的说明顺序?从文中看,我国正在和即将采用哪些治沙固沙措施(4分)
  运用了逻辑顺序,措施是:正在研制生物化学防沙固沙新材料,即“生物地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辨别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空间、逻辑。文中没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名词,所以是逻辑顺序,即说明生物地毯是什么和如何实现防风治沙的。国家采用治沙固沙的措施在⑤段开头已经提到。
  4. 请针对本文写一条保护环境的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2分)
  保护碧水蓝天,共创绿色家园。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标题的能力,标语要扣住主题“保护环境(针对土地沙化)”,语言简洁易懂,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5. 对风沙的治理,你还有什么建议或方法?写出两个并说明理由。(4分)
  植树造林,阻挡土地沙漠化的蔓延;禁止滥砍滥伐,砍掉树木会扩大土地沙漠化的面积。理由: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子孙以后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环境。②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漠化,我们人类应该反思,植树造林,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严惩,这样,人类才有绿色美好的未来,才有和谐、健康的家园。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建议和方法要切合实际,有可操作性。
  三、表达与写作(35分)
  题目:给中学老师的一封信
  提示:就要进入中学了,为了让中学老师尽快地了解你,请你用书信的形式向中学老师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要注意信的格式。500字左右。
  解析:孩子们容易忘记写信格式,因而失分。
[2017年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智力测试题
3.关于职业心理测试题
4.心理年龄测试题
5.普通话水平测试题
6.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题
7.儿童智力测试题
8.犯罪心理测试题目
9.职业基本素养测试题
10.会计电算化模拟试题


推荐内容: 逻辑顺序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逻辑顺序

http://mip.bbjkw.net/zuowen59472/

上一篇
下一篇
[说明文作文]相关推荐

[说明文作文]热门推荐

[说明文作文]最新推荐

上一篇: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下一篇:杂文有哪些